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遺屬在江東門紀(jì)念館舉行家祭
2016-12-04 16:52 來源: 新華網(wǎng)
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遺屬家祭活動現(xiàn)場。楊?文 攝
????新華網(wǎng)12月4日訊 (夏前坤/文)“媽媽,昨夜兒子又在夢里與您相遇了,夢中的您依舊是那樣端莊大方……”82歲的佘子清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(jì)念館(下稱紀(jì)念館)的“哭墻”前,念著寫給母親的“家信”。
????12月4日上午,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遺屬佘子清一家、仇秀英一家,以及30名新城小學(xué)學(xué)生在紀(jì)念館的遇難者名單墻前舉行家祭活動,緬懷罹難的親屬。
佘子清及家人為死難者上香。楊?文 攝
????幸存者佘子清:做了10年志愿講解員,告訴青少年不能忘了歷史
????79年前的那場浩劫中,佘子清的母親被侵華日軍殺害。為了將目睹的歷史告訴更多的人,2004年3月起,老人與另外3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一起到紀(jì)念館當(dāng)起了志愿講解員。10年來,佘老的講解時間超過3000小時。
????紀(jì)念館內(nèi)刻著222名幸存者腳印的“銅版路”,是佘子清主要的講解地點?!斑@里有我的腳印,我有發(fā)言權(quán)。”佘子清說,自己主要向青少年講解,他們是祖國的未來,一定不能忘了歷史。
????在子女的眼中,佘子清和她的老伴有個鮮明的對比。在家中,父親話很少,母親話很多;但在紀(jì)念館,父親話很多,母親話很少。小女兒佘玨說:“父親對我們有嚴(yán)格的要求,必須牢記歷史。在父親的督促下,除了最小的6歲重孫外,全家所有的人都不止一次地參觀紀(jì)念館。參觀時,父親親自做講解?!?/p>
佘子清宣讀家書。楊?文 攝
佘子清家信
親愛的媽媽:
????遠(yuǎn)在天國里的您還好嗎?今天我?guī)е以谇秩A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(jì)念館里舉行家祭,為您獻(xiàn)上一束花,點上一炷香,希望您的在天之靈得到寬慰!
????媽媽,昨夜兒子又在夢里與您相遇了,夢中的您依舊是那樣端莊大方,您沖著我笑,那笑容如同寒冷的冬日里一抹最溫暖的陽光……我想您呀,媽媽!兒子現(xiàn)在也老了,記性大不如從前了,可是79年前那段慘痛的經(jīng)歷卻在我心底最深的地方烙上了印記。一個溫馨和睦的大家庭一夜之間被無情的摧毀,日軍殘忍的殺害了您,年僅5周歲的我和姐姐因為逃到“南京西康路33號”的美國大使館而幸存了下來。每次想到這些,我的心就被深深的刺痛一次。家里的孩子們心疼我,勸我不要再碰觸這些塵封往事,可是作為一個幸存者的我怎能將歷史的真相埋藏?于是從2004年起,我就主動申請到紀(jì)念館里做了一名志愿者,我會站在名為“歷史證人腳印”的銅板路前,告訴來參觀的孩子們這里也有我的腳印,向他們講述這段痛徹心骨的歷史。
????南京大屠殺的慘痛歷史不僅僅屬于南京,而是屬于整個中國,屬于全世界,是人類文明之殤。愛好和平的人們會聚集到一起,共同追憶逝者,祈求和平。
????親愛的媽媽,您看見了嗎?昔日悲情城市——南京的上空現(xiàn)在已飄蕩著祥和的彩云,秦淮河兩岸繁花似錦,九泉之下的您請安息吧!伴隨著和平大鐘的鐘聲即將被敲響,就讓和平鴿帶上我們的思念與希望去天空翱翔!
2016年12月4日
仇秀英及家人為死難者上香。楊?文 攝
????幸存者仇秀英:母親遇害時才40多歲,曾目睹日軍槍殺無辜平民
????今年86歲的仇秀英親眼目睹了母親被侵華日軍殺害。當(dāng)時,日軍攻入南京城,她與全家人躲在地窖中避難,“日軍向我母親開了槍,子彈從后肩穿入前胸后,把我哥哥的棉襖也打破了,肩上的皮也破了。”仇秀英說,母親遇害時才40多歲,“家里沒有錢,我們把母親用席子裹著,挖了個坑草草埋了,想起母親,我心里就特別難過。”
????仇秀英還見證了侵華日軍屠殺其它平民百姓的場景。“我們一家到和記洋行去避難,日軍又把人攆出來,四人一排,有一站路長,日軍開始?xì)⑷肆耍瑱C關(guān)槍響個不停,”仇秀英說,后來她與父親哥哥逃走,再回來的時候,發(fā)現(xiàn)城門口全是尸體。
仇秀英家信
親愛的母親:
????79年前,我最后一次見到您的情形我到現(xiàn)在都無法忘卻,您被日軍的槍彈擊中,后來便離我們而去。有時我在夢里還能依稀看到您的樣子,醒來卻發(fā)現(xiàn)枕邊與被角早已濕透。您已經(jīng)離我遠(yuǎn)去,我嘗盡了思念的苦痛,卻不希望自己的后輩重蹈我的覆轍。大概只有經(jīng)歷過戰(zhàn)爭殘酷的人才更加渴望和平吧。這已經(jīng)是第三次舉辦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。今天,國家已經(jīng)富強,再也不會任人欺凌,國家在一步步實現(xiàn)民族的復(fù)興,也在實現(xiàn)這一代中國人民的中國夢。愿祖國繁榮昌盛,愿世界和平長存!
2016年12月4日
[編輯: 楊光 ]